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辅资料 > 家长秘籍 > 对付叛逆孩子有什么妙招,金博教育分享实用技巧
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给家长抛来的一个大难题,该如何处理它呢?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抱怨:“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怎么管都不行。”一位母亲就讲述了与女儿的一次冲突:同事要带孩子来家里玩,但女儿却坚决反对,同事前脚刚踏进家门,女儿后脚马上离开。这位母亲很困惑,觉得女儿变得不听话了,曾经的乖孩子哪去了呢?而女儿却并不认为是自己的错,她反而抱怨妈妈不尊重自己的感受,觉得妈妈需要改变。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在这段叛逆时期,改变要从谁做起呢?今天李锋教育老师和大家探讨一下父母该如何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1、可以给出选择,不要命令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叛逆期都是希望被认同被尊重,在他们的叛逆行为出现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命令他们,可以给出选择,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叛逆期最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在一个地方玩,到了该走的时间不走,这个时候硬拖着他走势必会大哭,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你是想继续在这里玩?还是去超市买饼干?”当然,后面的选择一定要是能引起他兴趣的,这样,他会愿意去选择后面一个,买完东西就会很快的跟着大人回家吃饭。
2、给他一定的自由。
孩子的叛逆很多的原因是因为家长过渡的“温柔呵护”,例如“你这样就摔着了,别动!”“你别出去,外面冷!”,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尽量的多满足他们,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危险的动作不要紧,家长可以在一边在不帮助他的前提下做好保护措施,如果摔下来可以很快地抱住他,要注意,叛逆期的孩子是很反感大人的帮助的,保护一定要在不帮助他的前提下,例如手圈在他的后方不让他注意到。一些小危险,不足为对孩子造成大伤害的可以放手让他玩。
3、尊重孩子是重要的一步。
在中国往往会存在“家长制”的传统教育方式。
也就是:在家什么都由家长说了算;在学校什么都由老师说了算。
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却对这种方式强烈反感。
所以,家长必须知道,并学习适应并接受“孩子已经长大了”,需要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和有私密的空间。尽量不去偷看孩子的日记了。
4、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和他沟通。
叛逆期的孩子,通常都是很焦躁不安的,他们会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钻牛角尖,在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好好沟通,最好就是在睡前,问问孩子今天玩得开心吗?或者拿出一件白天发生的事情,问问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呢样做?睡前的时间孩子会比较愿意敞开心扉。
5、让他自己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孩子叛逆期,难免会摔东西或者一些破坏行为,一定要让他自己承担后果,例如摔了东西,让他自己去修理,撕了书让他自己粘起来。一定要让他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后果,这个后果不是父母的责骂,而是它对于别的物品或者人的伤害后的弥补。
6、家长对孩子永不放弃的心态。
抱着这种思想去教育孩子的家长,准没错:“无论孩子变成什么样,他永远都是您的孩子。”用这种心态去对面自已的孩子,永不放弃叛逆期任性孩子的教育。一旦放弃,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身。
7、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8、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跟孩子一同活动。
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开心的。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览时,若家长能做精辟的讲解,孩子是最为佩服;如显知识不足,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节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长,吹拉弹唱,谈天说地,让家庭充满欢乐的气氛,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融洽感情,寓教于乐活动之中,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
11、表扬、奖励。
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也是很有学问的。表扬、奖励孩子,可以鼓励孩子重复良好习惯形成;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加深。
12、学会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会发生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也是家教的艺术之一。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家长做了错事或错怪了孩子,是应该主动道歉的。这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信,更不会有损父母的尊严;相反,会给孩子树立有错就改的榜样。当然,家长道歉、认错,特别是向孩子道歉、认错,态度必须是诚恳的,不敷衍,不找客观原因,真诚地去求得谅解。
希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性格,争取做一个孩子喜欢和尊重的好家长。
在
线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