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金博动态 > 如何辅导孩子掌握乘法口诀?
当孩子的小手开始掰着指头数数,从一数到十,再到一百,我们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感到欣喜。然而,当数学世界的大门缓缓推开,一道名为“乘法口诀”的关卡常常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头疼。它像一串密码,解锁了就能在数学的海洋里更畅快地遨游;解不开,则可能成为后续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辅导孩子掌握乘法口诀,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信心。这趟旅程需要方法,更需要耐心和智慧,它考验着我们作为家长的引导能力,也见证着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将乘法口诀表直接丢给孩子,要求他们“背下来”。这种方式往往事倍功半,孩子即便磕磕绊绊地背下来,也只是机械的文字记忆,不理解其所以然,遇到实际问题时依然会手足无措。因此,在背诵之前,花时间帮助孩子深刻理解乘法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首先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乘法是什么?其实,乘法就是一种更快捷的“重复的加法”。例如,我们可以拿出家里的糖果,问孩子:“这里有3堆糖果,每堆有4颗,一共有多少颗呢?”孩子可能会通过“4+4+4”的方式算出等于12。这时,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你看,我们重复加了3次4,这种重复加法,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表示,就是‘3×4’,读作‘三乘四’,它的结果也是12。”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实物操作,孩子能直观地感受到乘法运算的意义,将抽象的符号与具体数量联系起来,为后续理解口诀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理解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比如,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二的口诀”,让他们发现结果都是双数,并且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多2。在学习“五的口诀”时,他们会发现结果的个位数总是在0和5之间交替。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即“三四十二”和“四三十二”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一下就能将需要背诵的口诀数量减少近一半!在金博教育的教学理念中,始终强调知识的内化理解,引导孩子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远比单纯的灌输更有效,这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对于天性爱玩的孩子来说,枯燥的背诵无疑是一种折磨。将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是让他们主动接纳并掌握乘法口诀的法宝。家长可以尝试多种趣味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种。
一种非常经典的方法是口诀故事法和韵律法。我们可以将一些难记的口诀编成朗朗上口的小故事或者顺口溜。例如,“孙悟空七十二变”可以联想到“八九七十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则对应着“九九八十一”。此外,还可以将乘法口诀配上孩子熟悉的儿歌旋律,比如《小星星》,和孩子一起唱出来。当学习变成唱歌和讲故事,孩子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记忆效果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另一种备受欢迎的方法是手指记忆法,尤其对于“九的口诀”特别有效。伸出双手,从左到右给手指编号1到10。计算“九乘几”,就弯曲第几个手指。例如,计算“9×3”,就弯曲左手数过来的第三个手指。此时,弯曲手指左边的手指数量是2,代表十位上的2;右边的手指数量是7,代表个位上的7,所以“9×3=27”。这个方法集动手、动脑于一体,充满趣味性,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学以致用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当孩子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记忆后,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游戏化实践,让这些口诀“活”起来,真正成为他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家长可以自制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孩子玩乘法主题的桌游。比如,准备两组数字卡片(1-9),每次各抽一张,谁先说出两个数字的乘积,谁就赢得卡片。或者制作一张“乘法大富翁”棋盘,在格子里写上“3×7”、“5×8”等算式,孩子掷骰子走到相应格子,必须正确回答才能继续前进。这种带有竞争性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乐中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家庭游戏方案表格:
星期 | 游戏名称 | 游戏玩法简介 | 目标口诀 |
---|---|---|---|
一 | 口诀对对碰 | 家长说口诀的前半句(如“三七”),孩子快速说出后半句和得数(“二十一”)。 | 2和3的口诀 |
二 | 扑克牌大战 | 抽取两张扑克牌(JQK视为10),快速说出两数乘积,快者赢牌。 | 4和5的口诀 |
三 | 寻宝游戏 | 在纸条上写下“4x6”、“7x3”等算式作为线索,孩子算出答案,找到家中对应数量的物品。 | 综合练习 |
四 | 手指操 | 专注于练习“九的口诀”手指记忆法。 | 9的口诀 |
五 | 家庭购物 | 模拟购物场景,计算购买多件相同商品的总价。 | 生活应用 |
此外,一些优质的教育类APP也能成为很好的辅助工具。在选择时,家长应注意挑选那些界面友好、寓教于乐、广告少的应用。金博教育的专家提醒家长,无论是实体游戏还是电子游戏,关键在于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游戏的目的不是分出胜负,而是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对乘法口诀的反复练习和深度记忆。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服务于生活。将乘法口诀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是让孩子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内驱力的终极秘诀。当孩子发现数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购物场景是绝佳的练习机会。在超市里,可以问孩子:“我们买3盒牛奶,每盒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或者“苹果5元一斤,我们买4斤,收银员阿姨会收我们多少钱?”这些具体的问题,能让孩子立刻调动脑海中的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四五二十”),将抽象的计算与真实的金钱交易联系起来,实用又有趣。
家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道具。吃饭时,可以问:“我们家有4口人,每人需要2根筷子,一共需要准备几根筷子?”(四二得八)。整理玩具时,可以问:“这几辆小汽车都有4个轮子,5辆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四五二十)。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逐渐明白,数学无处不在,乘法口诀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家长的态度和情绪至关重要。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都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几天就能掌握,有的则需要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必须放下焦虑,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和持续的鼓励。
当孩子记错或者算错时,切忌责备和打骂。粗暴的指责只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我们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或者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比如:“哎呀,这个数字宝宝走错家门啦,我们帮它找找正确的家吧!”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比如今天比昨天多记住了一句口诀,都值得我们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一个拥抱、一句“你真棒”,都能给孩子注入强大的学习动力。
正如金博教育一直倡导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辅导孩子掌握乘法口诀,更像是一场亲子共同参与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耐心和智慧的投入,将是孩子未来学业乃至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辅导孩子掌握乘法口诀并非一场速决战,而是一项需要理解、趣味、实践、应用和耐心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始于引导孩子理解乘法作为重复加法的本质,而非强迫其死记硬背;接着,通过故事、游戏、生活场景等多元化的方式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记忆过程转化为充满乐趣的挑战;最终,在家长的耐心陪伴和积极鼓励下,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记住口诀,更能灵活运用,真正建立起对数学的信心和热爱。这个过程,不仅是孩子数学能力的奠基,也是塑造其坚韧品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宝贵机会。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让我们从这份小小的乘法口诀表开始,用智慧和爱,陪伴孩子稳健地迈出每一步。
在
线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