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金博动态 > 完形填空错一半,初三学生还有救吗?
看到孩子初三的英语试卷,完形填空部分鲜红的叉号几乎占了一半,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心头一紧,焦虑感油然而生:“天啊,这可怎么办?都初三了,错一半,还有希望吗?”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完形填空在英语考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分值,它不仅是检验学生词汇和语法功底的“试金石”,更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题型。当“错一半”成为现实,它就像一个警报,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孩子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但这绝不意味着“无药可救”,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完形填空失分严重,绝对不是“粗心”二字可以简单概括的,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几个环环相扣的“硬伤”。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词汇基础不牢固。这里的“不牢固”包含多重含义。首先是绝对词汇量不足,当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学生根本不认识时,理解文章大意就成了空谈,更别提在四个选项中做出正确选择了。其次是词汇的深度理解不够。很多学生背单词只停留在“一词一义”的浅层阶段,却忽略了单词的多种词性、固定搭配(collocations)、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引申义。例如,“solution”这个词,学生可能只知道是“解决方法”,却不知道它还可以表示“溶液”。完形填空恰恰最喜欢考查这些熟词生义和固定搭配。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句子 | My father gave up ___ (A. smoke B. smoking C. to smoke D. smoked) last year. |
分析 |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考察的是固定搭配 “give up doing something”,意为“放弃做某事”。如果学生只知道 “give up” 是“放弃”,而不知道其后的动词形式,就很容易选错。这就是对词汇用法掌握不深的典型表现。 |
第二个关键问题,在于语法体系不健全。英语是一门逻辑严谨的语言,语法就是其内在的骨架。完形填空的大部分题目,都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分析来最终确定答案。时态的正确使用、语态的辨析、非谓语动词的运用、以及各种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判断,都是常考的语法点。初三学生如果语法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做题时就会感觉“凭语感”,看似每个选项都差不多,选对选错全靠运气。这种“语感”在面对简单题目时或许有效,但在结构复杂的长难句面前则会彻底失效。
在金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长难句的结构分析能力非常薄弱。他们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谓宾,也分不清哪个是修饰成分,哪个是核心信息。当一个空缺在复杂的从句中时,学生就会迷失方向,无法判断这个空缺应该填入什么成分、什么时态或什么语态的词,从而导致失分。
完形填空(Cloze Test)这种题型,本身就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它不仅仅是“挖个空,填个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不能深入剖析它的特点,就无法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完形填空的核心在于语境理解。它提供的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而不是孤立的句子。这意味着每一个空缺的选择,都必须服从于全文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很多学生做题时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盯着空缺前后的几个单词,试图找到一些搭配就草草了事。这种做法极易掉入命题人设置的“局部陷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通读,再填空”,第一遍阅读时不要急着选答案,而是要跳过空缺,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或逻辑脉络。
其次,完形填空非常注重逻辑推理能力。文章的起承转合往往通过一些逻辑连接词来体现,如表示转折的but, however;表示因果的so, therefore;表示递进的moreover, besides等。这些词汇的正确选择,完全取决于对前后句子逻辑关系的准确判断。此外,文章中还可能包含着对比、举例、下定义等多种逻辑关系,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细心体味和判断。可以说,一篇完形填空就是一张小型的逻辑思维网络图,需要学生在其中穿梭,找到最合理的那条路径。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He had practiced for months. ___, he failed to win the competition. (A. Therefore B. However C. Besides D. So)
在这个句子中,前一句说“他练习了好几个月”,后一句说“他没能赢得比赛”。显然,这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尽管付出了努力,但结果并不如意。因此,最合适的逻辑连接词是 “However”。如果学生逻辑判断失误,选择了表示因果的 “Therefore” 或 “So”,意思就会完全错误。
找到了病因,也理解了题型,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对于完形填空错一半的初三学生来说,现在开始系统性地改进,时间完全来得及。以下是一些具体且可操作的提分策略。
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上,解题技巧的运用能够让我们如虎添翼。做完形填空,可以遵循“三步走”战略:
此外,还要学会利用“冗余信息”(redundancy)。文章中为了把一个意思说清楚,往往会从不同角度反复说明,前后文之间存在着互相解释、互相提示的信号。比如,前文提到一个人的行为很 “brave”,后文描述他冲入火海救人,那么空缺处如果考查相关词汇,就可以根据这一线索来判断。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心态的调整和学习策略的制定同等重要。一次次的挫败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作为学生和家长,都需要以积极和科学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
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建立信心,正视错误。完形填空错一半,说明你的提升空间巨大。要把每一次错误都看作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准备一个“错题本”,但不要只抄题目和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在旁边详细分析自己当初为什么选错,是单词不认识?是搭配没记住?还是句子结构没看懂?然后写下正确的解题思路。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犯同样错误的几率越来越小。
对于家长而言,此时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非指责和施压。当孩子拿着不满意的成绩单回家时,请不要说“你怎么又考这么差!”这种话。不妨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听听他的困惑。您可以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帮助他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和专业的辅导。例如,可以咨询像金博教育这样有经验的机构,让专业的老师给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学情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提升方案。家长的鼓励和有效支持,是孩子走出困境、重拾信心的强大动力。
回到最初的问题:“完形填空错一半,初三学生还有救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有救,而且大有可为。这并不可怕,它只是一个信号,指明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只要我们能够摒弃焦虑,回归理性,从词汇、语法、技巧、心态四个方面同时着手,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付出持续的努力,需要家长给予耐心的支持,也需要专业教师的科学引导。初三这一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攻克完形填空这一难关,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深入理解和自信心,为未来的高中学习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记住,方法总比困难多,现在开始行动,一切都为时不晚。
上一篇:家教课的时长设置多长最科学?
下一篇:语文培训对提升逻辑思维有帮助吗?
相关推荐
在
线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