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金博动态 > 英语考试时,作文写不完怎么办?
英语考试的铃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你却眼睁睁地看着作文题目,脑海中一片空白,或者思绪万千却无从下笔,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最终只能草草结尾,甚至留下大片空白。这种“作文写不完”的窘境,是无数考生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试卷的最终得分,更在无形中打击着我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其实,这并非是一个无法攻克的难题。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训练,完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优秀作文。
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很多同学拿到作文题目后,因为急于动笔,往往会忽略审题构-思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他们或是“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导致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到一半才发现自己完全理解错了题意,这时想要修改,时间却已所剩无几。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正是导致作文写不完的“罪魁祸首”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动笔前,留出3-5分钟的时间进行快速而深入的审题构思。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圈出关键词,明确文章的主题、体裁、人称和时态。例如,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那么文章的核心就必须围绕“环保”展开,论点和论据都要为这个中心服务。其次,要迅速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写作提纲。这就像是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先画好蓝图一样。一个简单的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文章的整体结构,确保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卡壳”或“跑偏”的情况。金博教育的老师们常常强调,一个好的提纲至少应该包括:开头段(引出主题)、中间段(分点论述)、结尾段(总结观点)。
例如,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快速规划一篇议论文的结构:
文章部分 | 内容要点 | 关键词/句式 |
开头段 | 引出话题,提出观点 |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 believe that... |
中间段一 | 论点1 + 论据/例子 | Firstly..., For example..., It is reported that... |
中间段二 | 论点2 + 论据/例子 | Secondly..., Another reason is that..., Take... as an example. |
中间段三 | (可选)让步或反方观点 | Admittedly...,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
结尾段 | 总结观点,呼吁号召 | In conclusion..., To sum up..., We should... |
通过这样简短的规划,我们的思路会变得异常清晰,接下来的写作过程自然会顺畅许多,从而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在应试中同样适用。很多同学在考场上缺乏明确的时间管理意识,他们往往在前面的题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留给作文的时间严重不足。等到开始写作文时,才发现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只能在慌乱中匆忙下笔,文章的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分块计时”的习惯。以一场总时长为120分钟的英语考试为例,我们可以大致将时间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对于作文部分,这宝贵的30多分钟也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我们可以将它进一步细分为:
在正文写作的25分钟里,我们也要对每个段落的写作时间有一个大致的把控。比如,开头和结尾段力求简洁明了,各用3-4分钟完成;中间的主体段落内容最为丰富,可以分配15-18分钟的时间。这种“心中有数”的状态,可以有效地缓解我们在考场上的焦虑情绪,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进行创作。
当然,每个人的做题速度和习惯都不尽相同,上述的时间分配方案只是一个参考。金博教育建议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进行至少2-3次的全真模拟考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节奏。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调整,将时间管理的意识内化为一种本能,这样在真正的考场上,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确保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刀刃”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再高明的写作者,如果脑海中没有充足的素材储备,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写出内容充实、语言地道的文章。很多同学在考试时,之所以迟迟无法下笔,或者写出的文章干瘪无力、语言表达中式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的积累不够。
素材的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在日常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对比下面两种关于“网络”的表达:
基础表达 | 升级表达 |
The internet is very important. We can get a lot of information from it. | The internet has profoundly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offering us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a vast ocean of information. |
Playing computer games for a long time is bad for students. | Excessive indulgence in online games may not only take up valuable time that could be devoted to academic pursuits, but also exert a detrimental impact on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丰富的素材积累能够让我们的文章语言“瞬间升级”,变得更加生动、准确和有说服力。当我们的“弹药库”中储备了足够多的“武器”,在考场上自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再也不用为“无话可说”而发愁了。
尽管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但在瞬息万变的考场上,依然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前面的题目耗时过多,导致作文时间被严重挤压。当真的面临“时间不够”的绝境时,我们千万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轻易放弃。掌握一些应急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首先,保结构,弃细节。一篇文章的结构完整性,是阅卷老师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时间真的不够,我们首先要保证文章有一个完整的“骨架”,即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俱全。哪怕主体部分论述得不够充分,结尾总结得有些仓促,也比只写了一半的文章要好得多。我们可以采用“三段论”的极简结构:第一段直接点明观点;第二段用一到两个理由进行简要论述;第三段重申观点,完成收尾。这样至少能拿到一个“结构分”。
其次,巧用“万能句型”。在极度紧张和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可能无法立刻组织出优美、复杂的句子。这时,平时积累的一些“万能句型”就能派上大用场。比如,在开头,我们可以用 "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picture...";在论述理由时,可以用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but the following are the most typical ones.";在结尾,可以用 "Taking all thes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e natur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这些句型虽然略显俗套,但能够保证我们写出的句子没有语法错误,并且能够顺畅地衔接上下文,帮助我们快速完成段落的写作。
最后,字迹工整是底线。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我们都要尽力保持卷面的整洁和字迹的工整。潦草的字迹会给阅卷老师留下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本可以得分的句子因为难以辨认而被忽略。记住,清晰的字迹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沟通”,它向阅卷老师传递着你认真、严谨的态度。
总而言之,“英语作文写不完”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考场上的临场发挥问题,实则根植于我们平时的学习习惯、备考策略和心态调整。它需要我们从审题构思的效率、时间管理的智慧、素材积累的厚度以及考场应急的策略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的提升。正如金博教育一直倡导的理念,学习没有捷径,唯有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攻克难关。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从现在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将这些策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下次再坐到考场上时,你将不再是那个面对作文题目手足无措的考生,而是一个胸有成竹、下笔有神的自信写作者,从容地在答题卡的最后一部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一篇:续报辅导班会有折扣吗?
相关推荐
在
线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