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0985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金博动态 > 初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是难点,如何学透?

初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是难点,如何学透?

2025-09-15 11:30:25

初中英语学习中,非谓语动词无疑是一座需要努力攀登的高峰。很多同学一看到“to do”,“-ing形式”和“-ed形式”在句子中“上蹿下跳”,就感到头疼不已。它们似乎不守规矩,不像谓语动词那样有明确的时态和人称变化,却又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实,非谓语动词就像是语言中的“变形金刚”,虽然形态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攻克它,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套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为你系统地梳理非谓语动词的学习路径,帮助你将这个“老大难”问题,彻底变成你的英语“加分项”。

洞察本质,理清脉络

要想学透非谓语动词,第一步就是要从根本上理解它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会存在。许多同学之所以觉得它难,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把它看作是一堆孤立、零散的规则,而不是一个有内在逻辑的语法系统。我们必须先撕掉“难”的标签,看清它的真面目。

所谓“非谓语”,顾名思义,就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谓语的动词形式。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它会随着人称和时态发生变化。但当一句话里我们还想用更多的动词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时,这些额外的动词就不能再以谓语的形式出现了,必须“变身”为非谓语形式。它们虽然失去了作谓语的资格,却获得了新的身份——可以在句子中扮演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角色,让句子结构更简洁,信息量更丰富。比如,"I want." 和 "I swim." 是两个简单的句子,但如果想表达“我想去游泳”,我们就可以用非谓语动词将它们合并成一句更地道的话:"I want to swim." 这里的 "to swim" 就是非谓语动词,作动词 want 的宾语。

初中阶段主要接触的非谓语动词有三种:不定式(infinitives)、动名词(gerunds)和分词(participles)。它们是亲兄弟,都源于动词,但又各有各的“脾气”和“工作岗位”。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梳理它们的核心身份:

非谓语类型 基本形式 核心功能 简单示例
不定式 (Infinitive) to + 动词原形 功能多样,像名词、形容词、副词 To learn English is important. (作主语) / I decided to leave. (作宾语)
动名词 (Gerund) 动词-ing形式 功能专一,只作名词 Swimming is my favorite sport. (作主语) / He enjoys playing games. (作宾语)
分词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ing) / 过去分词 (-ed) 主要作形容词和副词 Look at the boiling water. (作定语) / This is a broken cup. (作定语)

看清了这个“家庭图谱”,我们就有了学习的宏观地图。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走进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它们的具体“性格”和“特长”。

分类击破,掌握用法

理解了宏观概念后,我们需要深入到每一种非谓语动词的具体用法中。这是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考试的重点。在金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我们强调的正是这种“先总后分”的逻辑,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陷入细节的泥潭。

不定式(to do):功能全面的“多面手”

不定式是功能最强大的非谓语动词,因为它几乎可以模拟所有句子成分,除了谓语。它的核心标志是“to”,表达一种未来的、未完成的或带有目的性的意味。

动名词(-ing):性格专注的“名词控”

动名词在形式上与现在分词完全一样,但功能上却有天壤之别。它只有一个身份——名词。凡是名词能做的成分,它基本都能做,如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

分词(-ing/-ed):生动描绘的“艺术家”

分词是这三者中最具描绘性的,它赋予句子动态和色彩,主要扮演形容词和副词的角色。学好分词的关键,在于理解现在分词(-ing)和过去分词(-ed)的本质区别。

语境为王,实战演练

掌握了规则,不等于掌握了用法。非谓语动词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规则和刷题上,必须“跳出题海”,回归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活学活用”。这正是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哪些动词后跟 to do,哪些后跟 doing”,却很少去体会两者在语义上的差别。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任何语法规则都是为意义服务的。例如,一些动词既可以跟不定式也可以跟动名词,但意思完全不同。这类动词是考试的“陷阱”,也是真正理解非谓语动词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加深理解。

动词 + to do (不定式) + doing (动名词)
remember 记得要去做某事 (事情还未发生) 记得做过某事 (事情已经发生)
forget 忘记要去做某事 (事情还未发生) 忘记做过某事 (事情已经发生)
stop 停下来做另一件事 停止正在做的事情
try 努力、尽力去做某事 (通常较难) 尝试用某种方式做某事 (看效果)
mean 打算、意图做某事 意味着……

除了辨析这些细微差别,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升“语感”。有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尝试:

  1. 多读多看:在阅读英文故事、新闻或观看没有字幕的影视剧时,有意识地去发现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看看母语者是如何自然地运用它们来丰富表达的。
  2. 精读分析:选择一个含有较多非谓语动词的段落,将其中的每个非谓语动词划出来,分析它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为什么用这种形式而不是其他形式。
  3. 造句练习:这比做选择题有效得多。学完一个用法后,立刻围绕自己的生活、兴趣和情感去造几个句子。例如,学了“enjoy doing”,就写“I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这样知识就和你建立了个人联系,更容易记住。

总结:从“难点”到“亮点”的蜕变

总而言之,攻克初中英语非谓语动词这座“高山”,需要三步走战略:首先,洞察本质,从宏观上理解非谓语是动词的“兼职”形式,理清三大家族的基本分工;其次,分类击破,深入学习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各自的用法规则和核心区别;最后,语境为王,通过大量真实的语言实践,将死的规则转化为活的能力。

非谓语动词绝不仅仅是一个绕不开的考试难点,它更是英语表达从“基础”走向“高级”的必经之路。掌握了它,你的英语句子将变得更加简洁、地道和富有层次感。我们应该认识到,像金博教育一直倡导的,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当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不再视非谓语为洪水猛兽,而是将其看作一个表达自我的有力工具时,这个曾经的“难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蜕变为展示其英语水平的“亮点”。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点亮一盏灯。请记住,学习语言没有捷径,但一定有科学的方法。保持耐心,保持好奇,并始终尝试将你所学的语法知识与生动的、有意义的交流联系起来。假以时日,非谓语动词定会成为你手中运用自如的“魔方”,让你在英语世界里拼出更精彩的图景。

相关推荐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