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0985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金博动态 > 如何攻克高中英语中的长难句?

如何攻克高中英语中的长难句?

2025-09-26 20:05:30

高中英语学习的征途中,许多同学常常会遇到一只“拦路虎”——长难句。它就像一个由许多单词和标点符号组成的复杂迷宫,让人望而生畏。每当在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中碰到它,我们总会感到头疼不已,反复读好几遍也理不清头绪,最终只能连蒙带猜,不仅影响了答题的准确率,更打击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但实际上,长难句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拥有足够的耐心,再辅以科学的训练,就一定能将其攻克。这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真正提升我们的英语内功,为未来更广阔的阅读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金博教育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始终相信,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是通往成功的最佳路径。

剖析结构,找准主干

面对一个结构复杂的长难句,最忌讳的就是从第一个单词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后翻译,试图“硬啃”下来。这种方法很容易让我们迷失在各种从句和修饰成分的细节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确的做法是先学会““拆解”句子,找到它的“主心骨”——也就是句子的主干结构。无论句子多么长,它本质上都是在一个核心的主语(Subject)、谓语(Verb)、宾语(Object)结构上“添砖加瓦”而成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剥去那些修饰性的“外衣”,把这个最核心的主谓宾或者主系表结构揪出来。

那么,如何快速定位主干呢?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信号灯”,比如各种连词(如 that, which, who, when, because, although 等)和标点符号(尤其是逗号)。这些元素往往是连接不同分句的“关节”,也是我们拆分句子的绝佳切入点。看到它们,我们就要下意识地提醒自己:这里可能是一个从句或者一个并列成分的开始。我们可以试着用括号先把这些部分括起来,剩下的部分往往就是句子的主干。通过这种方式,一个看似吓人的长句,瞬间就会被分解成若干个我们熟悉且易于理解的短句结构,难度自然大大降低。

举个例子:The girl who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 which was held last month, is the new monitor of our class.

这个句子很长,但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1. 找到关系代词 who,它引导了一个定语从句 who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这个从句是修饰主语 The girl 的。
  2. 找到关系代词 which,它引导了另一个定语从句 which was held last month,这个从句是修饰名词 competition 的。
  3. 将这两个从句用括号括起来,句子就变成了:The girl (...) is the new monitor of our class.

这样一来,句子的主干就一目了然了:The girl is the new monitor. (那个女孩是我们的新班长)。理解了主干,再把修饰成分填回去,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晰了:那个在上个月举办的英语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女孩,是我们的新班长。你看,是不是一下子就简单多了?

常见长难句“组件”功能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这些“添砖加瓦”的成分,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

从句类型 常见引导词 在句子中的功能 好比句子的…
定语从句 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 when, where, why 修饰名词或代词,说明其特征或情况 “形容词”,给名词穿上漂亮的衣服
名词性从句
(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从句)
that, what, who, whether, when, where, how, why 充当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 “名词”,在句子中担当核心角色
状语从句 when, while, because, since, if, unless, although, so that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说明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 “副词”,为动作或状态提供背景信息

夯实基础,攻克词法

仅仅学会了分析句子结构,还远远不够。这就好比一个汽车修理工,虽然懂得汽车的构造,但如果不认识每一个零件的名称和功能,也无法进行修理。在英语长难句中,“零件”就是单词和词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是我们攻克长难句的另一条腿,缺一不可。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句子,并非结构有多复杂,而是被其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或固定搭配卡住了。

因此,背单词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但是,我们提倡的不是死记硬背。在金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我们更强调在语境中学习单词。这意味着,你不仅要记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更要了解它的词性、常见搭配(collocation)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比如,“-tion”结尾的通常是名词,“-ly”结尾的通常是副词,掌握这些构词法规律,能让你举一反三,快速扩充词汇量。同时,要养成积累词组的习惯,比如把 be aware of (意识到), contribute to (有助于), in terms of (在…方面) 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这远比单独记 “aware”, “contribute”, “terms” 要高效得多。

除了词汇,一些特殊的语法点也是制造长难句的“罪魁祸首”,尤其是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它们形式多变,可以在句子中扮演多种角色(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灵活性极高,也因此成为了理解的难点。例如,在句子 Using a telescope, the astronomer discovered a new planet. 中,Using a telescope 就是一个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说明了发现新行星的方式。如果不能识别出这一点,就很难理解句子的前半部分。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语法点进行专项学习和训练,彻底搞懂它们的用法和功能。

刻意练习,提升语感

掌握了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实战环节——练习。这里的练习,不是指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而是要进行“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所谓刻意练习,就是带着明确的目标,有意识地去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并及时获得反馈,不断修正。对于长难句来说,一个高效的刻意练习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1. 找一句典型的长难句:可以从你的课本、阅读材料或往年真题中寻找。
  2. 尝试拆分:拿出笔,在纸上画出句子的结构图。标出主干,用括号括出从句和短语,并注明它们各自的功能。
  3. 查漏补缺:对于句子中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熟悉的搭配,立刻查阅词典,并记录在你的笔记本上。
  4. 整合翻译:在理解了结构和词义的基础上,尝试将整个句子翻译成通顺、地道的中文。注意,是“意译”而非“死译”。
  5. 朗读回味:最后,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英语句子几遍。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你的语感,让你对英语的句式节奏形成肌肉记忆。

除了这种精读式的分析训练,广泛的阅读也至关重要。当你大量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时,你会发现很多长难句的用法会反复出现。看得多了,你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分析,就能凭着“语感”大致猜出句子的意思。这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英文读物,比如简写版的小说、英文报刊杂志的网站或者一些科普文章。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长难句也显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长难句每周训练计划(示例)

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类似下面的训练计划,并长期坚持下去,效果会非常显著。

星期 训练重点 具体任务 预计用时
周一 定语从句 精析3-5个包含定语从句的真题句子,画出结构图并翻译。 25分钟
周二 名词性从句 阅读一篇短文,划出其中所有的名词性从句,并判断其功能。 20分钟
周三 状语从句 专项练习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填空,并尝试自己用不同状语从句造句。 20分钟
周四 非谓语动词 精析3-5个包含非谓语动词的复杂句,重点分析其作用。 25分钟
周五 综合复习 随机挑选5个本周分析过的句子,只看英文,快速口头翻译成中文。 15分钟
周末 泛读 阅读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英文文章(不少于500词),享受阅读乐趣。 30-45分钟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攻克高中英语长难句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它更像是一项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和不懈努力完成的系统工程。回顾全文,我们发现其核心在于三点:一是学会剖析结构,找准句子主干,化繁为简;二是夯实词汇与语法基础,为理解扫清障碍;三是坚持刻意练习与广泛阅读相结合,最终形成强大的语感。

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掌握分析长难句的能力,其意义远不止于提高几分考试成绩。它从根本上提升了你的英语阅读能力,让你能够无障碍地获取来自第一手英文世界的信息和知识,无论是升学深造还是未来职业发展,这都将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技能。它为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能看到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一份清晰的“作战地图”。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尽相同,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个性化的问题。这时,寻求专业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像在金博教育,我们的老师会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量身定制学习方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你精准定位问题,高效突破瓶颈。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鼓起勇气,保持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你终将征服长难句这座高山,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相关推荐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