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金博动态 > 完形填空题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完形填空像是一座需要智慧和耐心去征服的山峰。它不仅仅是考察词汇量那么简单,更是对我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很多同学面对篇章中一个个“挖空”的选项时,常常感到迷茫,明明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其实,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你会发现完非但不可怕,甚至能成为你得分的强项。
拿到一篇完形填空,最忌讳的就是拿起笔来就做,看一个空填一个空。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按捺住填空的冲动,将整个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即使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也不要停留,目的是为了对文章的体裁、主题和作者的大致态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这一遍的阅读,我们要像一个侦探一样,去寻找文章的中心线索。它可能在首句,也可能在末句,或者贯穿全文。你要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是一个故事,一篇议论文,还是一则说明文?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作者对这件事是持支持、反对还是客观中立的态度?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的轮廓就会在你心中慢慢清晰起来。在金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这种“整体感知”的能力是解开完形填空谜题的第一把金钥匙。
在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处理那些“空”了。这时候,上下文语境就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帮手。完形填空中的每一个空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前面的句子、后面的句子,甚至整个段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些已知的文字信息,去推断未知信息的过程。
你需要特别关注空格前后的信息。有时候,答案可能就隐藏在紧邻的词语中,比如某个动词后面需要跟特定的介词。有时候,线索则埋藏在更远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反义词、一个近义词的复现,或者是一种逻辑关系。例如,如果句中出现了 but、however 这样的转折词,那么空格处的内容很可能与前面的信息形成对比。如果出现了 because、so,那么你需要考虑因果关系。这种“瞻前顾后”的思维方式,是保证选项准确性的核心。
文章的逻辑是其骨架,理解了逻辑关系,很多选项就能迎刃而解。你需要像分析文章结构一样,去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识别这些逻辑信号词,你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作者的意图,从而缩小选项范围,找到最符合逻辑的答案。
语法知识是完形填空的另一根支柱。很多题目并非考察词义辨析,而是纯粹的语法规则应用。出题人常常在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从句引导词等方面设置考点。因此,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当你面对一个空格,发现备选的四个选项词义相近,难以通过语境判断时,就应该立刻切换到语法分析的模式。仔细观察这个空格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还是定语?它需要什么样的词性?动词应该采用何种时态和语态?这些问题都能帮助你排除错误的语法选项。例如,一个句子如果已经有了谓语动词,那么空格处的动词很可能需要使用非谓语形式(动名词、不定式或分词)。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语法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金博教育的老师们总结了以下常见的考点,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
考点类型 | 分析要点 | 举例说明 |
动词时态/语态 | 根据时间状语和上下文逻辑,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根据主语和动词的关系,判断是主动还是被动。 | Yesterday, a new library ___ (build) in our school. -> 答案应为 was built,因为时间是过去,且图书馆是被建造。 |
非谓语动词 | 判断该动词在句中是否作谓语。如果不作谓语,则考虑使用 to do, doing 或 done 的形式。 | The girl ___ (sit) by the window is my sister. -> 答案应为 sitting,作定语修饰女孩。 |
名词性从句 | 判断从句在主句中充当的成分(主、宾、表、同位语),并选择合适的引导词(that, what, who, whether 等)。 | ___ he will come to the party is still a question. -> 答案应为 Whether,引导主语从句,意为“是否”。 |
定语/状语从句 | 分析先行词(人/物)和从句的关系,选择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分析状语从句的逻辑意义(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 | This is the house ___ I spent my childhood. -> 答案应为 where,引导地点状语。 |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很多词语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搭配伙伴,这便是词语搭配。它包括动词与介词的搭配、名词与形容词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等等。这类题目往往没有道理可讲,考察的就是你平时的积累是否到位。即使你的语法再好,语感再强,如果不知道某个固定搭配,依然会失分。
例如,我们说“对……感兴趣”是 be interested in...,“取得进步”是 make progress,“注意”是 pay attention to...。这些搭配无法通过逻辑推导出来,只能依靠记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背诵、多总结、多使用这些固定搭配。在金博教育的课程中,我们不仅教授解题技巧,更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搭配库”,通过系统性的梳理和反复的练习,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除了固定搭配,词义辨析也是一大难点,特别是那些“长得像”或“意思近”的词。对于这类题目,除了辨析其基本含义,更要关注它们在用法、语气和搭配上的细微差别。
词汇组 | 基本含义 | 用法辨析 |
raise / rise | 提高 / 升起 | raise 是及物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举起某个东西);rise 是不及物动词,主语自己升起(太阳升起)。 |
affect / effect | 影响(动词) / 影响(名词) | affect (v.) The rain will affect the game. effect (n.) The rain had a bad effect on the game. |
worth / worthy | 值得的 | be worth doing sth. 或 be worth sth. 结构;be worthy of sth. 或 be worthy to be done 结构。 |
当你填完所有空格后,千万不要以为大功告成。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将你填好的文章再完整地通读一遍。这一次的阅读,目的是检查文章的整体逻辑是否通顺,意思是否连贯,有没有因为某个选项的选择而导致前后矛盾的地方。
在复查的过程中,你要将自己代入读者的角色,去感受这篇文章的节奏和流畅度。看看有没有读起来别扭的地方,有没有不符合情感基调的词语。有时候,一个看似正确的选项,在通篇阅读时会显得格格不入。这一步能够帮助你发现之前因为专注于局部而忽略的整体性问题,从而修正一些欠妥的选择,让你的答案更加完美。
总而言之,攻克完形填空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系统的策略。从把握全文主旨的宏观视角,到利用上下文推敲的细致分析,再到运用语法规则的精准判断,以及依靠日常积累的词语搭配,最后通过通篇复查来确保完美,这五个步骤环环相扣,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体系。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完形填空考察的是综合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要畏惧它,把它当作一次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有趣过程。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你一定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让完形填空成为你展现语言风采的舞台。
上一篇: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怎么区分?
相关推荐
在
线
咨
询